12月1日,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,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晚餐会晤。
双方达成共识,停止加征新的关税。
1、中美贸易战不再升级,双方不再加征新的关税;
2、美方原先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,1月1日后仍维持在10%,而不是此前宣布的25%;
3、双方将加紧磋商,一旦谈判达成协议,今年以来加征的所有关税,都可能取消掉。
中美贸易战由此进入一个全新阶段。接下来,肯定是更艰苦的具体谈判。谈判是妥协的艺术,在过去大半年时间中,双方不乏拍桌子瞪眼睛拂袖而去的场景,但最终,要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,还是要平等互利、相互尊重。
“特朗普从他与中国持续数月的对抗中后退了第一步,同意取消明年1月1日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,换取中方购买美国农业、能源以及工业产品”,《华盛顿邮报》评论称,美中贸易战暂时停火“将最艰巨的问题留给了未来的谈判”。
上一次中美贸易的休战协议仅仅持续了9天,这一次能够真的停战吗?
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博弈并未结束。这一点显而易见,短暂的“谈成了”,不代表长远问题的解决。这是由大国发展的路径决定的,当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,与第一大经济体的博弈,就会成为一个常态化长期化的问题。
对全球经济有较大利好。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贸易冲突上的妥协,至少意味着短期内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得到维持,全球化的方向没有根本改变。
对中国的影响
很显然,贸易谈判能达成一致,对我们一定是好的。
1、迅速改善中国金融股票市场
股市是对一国经济未来的投票,A股之所以在2018年一路下跌,一大原因就是中美贸易冲突对市场信心的压制。
2、制造业和外贸业
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,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比持续上升,并且进军高科技。世界经理人此前针对中国制造出口企业做了大量专访,大部分企业秉持乐观审慎的态度面对中美贸易摩擦。就企业而言,中美达成共识显然是利好!
特朗普,是一个纯熟的商业思维者。
特朗普的领导力近期遇到较大的挑战。据统计,盖洛普民调公司针对134个国家领导力进行调查显示,只有30%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美国还拥有全球领导地位,创历史新低;而中国则上升到31%(约41国),崛起成为“新领导力量”。
盖洛普针对全球国家领导力调查结果,只剩30%的受访者认为,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,还拥有全球领导地位,创下该调查以来最低纪录。
根据该项调查,80%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已经或正式挤进世界强国的行列,超过40%认为在未来10年内,中国将发展成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,各项数据表现明显提升。
一直强硬的特朗普之所以愿意重新回到谈判桌前,正是特朗普传统商人思维在产生作用。
特朗普在全球挑起贸易争端的“蝴蝶效应”,似乎已经开始波及美国国内。美联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美国银行和市场对贸易战的担忧正不断扩大。在报告中, “关税”一词被提及了51次,而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由企业成本的增加,进一步扩展到消费者身上。
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荣誉院长约瑟夫·奈看来,特朗普发起中美贸易战,是他奉行“美国第一”战略的一种体现。然而,在“美国第一”的口号下,特朗普上台后的种种表现,却对美国的软实力造成了很大的损害。从长期来看,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,都不会给对方造成根本性的威胁。尽管两国之间的竞争、较量不可避免,但合作带来的利益肯定远远大于剑拔弩张的对抗。
从长远看,中美关系正在走向越来越明显的战略竞争,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的“特朗普思维”,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主导中美关系。
特朗普之所以在本次谈判中立场有可能“软”下来,是因为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后,总统的权力受到了新的制衡。为了要保证特朗普大的施政战略继续推进,他必须赢得2020年的连任选举,否则只剩两年时间,很多计划都无法推行。在此期间,他会避免让贸易战的负面后果对其选情形成重压,但也不太可能与中国达成彻底解决问题的“终极协议”。特朗普有必要对中美贸易战的战略意义重新定位。
特朗普要赢得连任,就需要交出令民众满意的成绩单。维持股市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按照美方公布的谈判细节,中方同意马上开始采购美国的农产品,也从侧面说明美国的农业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。
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、前总统奥巴马的安全顾问杰弗里·贝德认为,美国与中国全面脱钩的代价,要远大于继续接触的收益。如何管控中美战略竞争,才是更加根本的问题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瑞恩·哈斯曾表示,中美敌对并非是注定的,双方可以选择管控战略竞争。“这样做并不是说要压制竞争,而是为双边关系建起‘护栏’,使竞争在可接受的边界内进行。”
中美贸易未来展望
中美贸易暂时休战之后,接下来的关键就是90天内双方是否能够达成最终的协议,如果不能,贸易战还将继续升级。而最终能否在90天内达成协议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美方的要求,比如大量增加对美国农业、工业和能源等领域的进口,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额,同时中方还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。
从更长远来看,随着中国经济总量逐渐接近美国,甚至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超过美国,两个大国在追赶过程中不可能永远相安无事,加上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,更决定了摩擦才是未来两国相处的常态,暂时的休战可能只是中场休息。对于中国而言,即使在90天之内能够达成协议,也不要幻想中美贸易将会从此相安无事。
换一个角度看,美方对中方要求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要求,长期来看其实对中方也是好事。这将逼迫中国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。如果长期不尊重知识产权保护,不可能成为科技创新型国家。
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壮大。中美贸易战就像一面镜子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身的不足。这次贸易战可能反而是一个契机,能够帮助国人减少膨胀,重新出发。
恒大研究院任泽平认为,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。需要指出的是,要做好特朗普如5月份一样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的准备。长期看,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,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。制衡手段:联合东盟、南美、非洲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与欧盟、日韩积极开展双边合作和自贸区谈判,寻求WTO等国际协调机制,避免贸易战升级扩大。
对特朗普思维,保持警惕
特朗普固有的套路:
稳固后方,不给人以击打机会。
巧妙造势,施加压力,达成共识或是协议。
推翻共识或协议。说不,然后谈判。
大吼大叫,见利则争。
要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。特朗普总统是个口无遮拦的人,讲话颇为随便,前后或许是矛盾的。持续用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衡量在双边贸易中谁是赢家、谁是输家并无意义。贸易平衡就像是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,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。
要知道,特朗普此前曾多次宣称:贸易战很简单,美国肯定赢。通过极限手段施压,一直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戏,也是他自诩的“交易的艺术”。
他以为只要500亿美元关税牌一出手,中国肯定会服软;500亿不行,那就再加码2000亿美元;不行,那就继续加码。
合则用、不合则弃
在不久前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,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一句话,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喝彩,他是这样说的:
规则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,而不是谁的胳膊粗、气力大谁就说了算,更不能搞双重标准,合则用、不合则弃。
历史告诉我们,如果走上对抗的道路,无论是冷战、热战还是贸易战,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。国与国,只能平等相待、互谅互让,如果这样就没有通过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参考资料:
泽平宏观 《中美贸易战暂时缓和:本质、应对和未来沙盘推演》
南风窗 《中美同意不再加征新关税,背后角力扣人心弦》
三联生活周刊《这一次,中美贸易能真的停战吗?》
人民日报《中美同意不再加征新关税,释放了三个清晰的信号!》
雾满拦江《特朗普式思维:商业时代的认知推进与迭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