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为乃有为之始,安民为治国之本

2018-07-14




201877日,浙商银行珠海分行、珠海博研教育联合推出智慧讲堂——“金阳论道”系列。由著名书画家、国学研究名家、珠海博研特聘顾问金阳老师逐字逐句解读《道德经》第三章“安民”,老师的讲解精妙达观,充满哲理,引人入胜。



《道德经》浩荡五千言,以“易读难懂,用而不知”的民族传统文化所具备的隐性力量,襄助历代帝王兴邦治国,提升个人内涵修养,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圣贤智慧的源泉。金阳老师表示:“机缘使然,能够在珠海博研教育平台传递“道德”智慧,开心之余,更深感使命所在。我只是用浅显简单的语言,为大家解读两千五百年前的圣贤思想精髓,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;讲给你们听,也讲给自己听。”



智慧具足,心归空无


“安民”一章,以圣人之教,无一字不是指明人原本具足智慧,人心原本虚静空无,因着后天一刻不停止地生出的欲望——盲目崇拜、争名逐利、眈眈逐逐,堵塞了源头活水,污染了澄明心境,以致智慧圆满的“无”不见,心就为这物质的“有”所累了。



老子之道,即是因果的两端。教人沿着正确的“因”所指向的正确的路,不断吸收通达宇宙无限能量的大智慧,不断放下过多的欲望,以无观有,“空虚”外物,清静内心,对社会尽责任,为众生谋福祉,人人都可以成为被时代认可的德行高尚的贤能之才而时时俯察自身,无须仰观他人,一生的圆满之“果”就会在路的端口等待并迎向你。


纵浪大化,不喜不惧


《道德经》有十二处提到“无为”二字,“安民”一章亦有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之句,与“是以圣人之治”相呼应。无,是人心所向和所行之事指向的根本。“无不治”就是圣人对民众施以“无为”的安民之治,使民不争、不乱、不盗,实现民安则国安,国安则民强,民强则国强的自治治己、推己及人的治国目的。



“安民”一篇,由“不尚贤”始,于“无不治”终,以圣人及民众的“无知无欲无为”为核心思想,教导民众只有放空心中的无尽欲望,本初的、通达宇宙的智慧才得以显现和累积;使一切作为都围着“无”展开,在宇宙与人生莫测变幻的浪潮中,以“无为”的达观之境平和处世,不喜亦不惧,这就是抱朴守拙的圣人之治,亦是“无为不争”的圣人之道。


国学经典广博深远,圣贤智慧之作《道德经》奇辞奥旨,读来艰深晦涩。即使研究过每一部注解的金阳老师,仍会不时发现不懂不通之处:“每及此,我会微阖双目,视文字若高山江海,教心神无处不在,任思想跨越其间,让身心畅游其中;以依附于道,顺应于道的宇宙法则,参悟“无为而有为”,奥义自然显现于心。”


本文所配书画为金阳老师作品






阅读1282
分享
写评论...